
曹慧骏
01 一级市场整体介绍
曹慧骏同学首先对一级市场的整体进行了介绍。他会就目前了解到的几个主要环节,对这些环节内部的细节为同学们展开分享。
曹慧骏同学提到,如果对这个行业里面的产业链进行梳理的话,最前端的是目标被投企业,也是我们常说的乙方。这些目标被投企业可能来源于渠道方、个人、行业mapping或从业者的介绍等;第二个环节就是FA,FA也是行业的“丙方”,一个类似收取过路费的中介机构。相对来说市场上专注于中后期的FA会比较多一些,因为大单交易的收入会相对高一些。FA更多的是一个信息的掮客,资源的汇集方,某种程度上适合应届生,因为卖方对应届生来说是一个更好的了解行业信息的地方。再往上走就是GP(投资管理机构),也就是一般说的甲方。除了VC和PE外,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是专项基金。比如说一个项目的本身投资会有一些合规的要求,如果股东有穿透管理,穿透到最上层的时候,可能原始的LP会有一些问题,所以会成立专项资金去避开这些合规性的风险。因此,特殊情况下才会有专项基金去投资。再往上走就是LP,资金来源一般为母基金,上市公司,高净值人群或家族办公室。相对来说,行业内的高净值人群和家族办公室正在减少,因为他们对资金的退出要求更短,对资金回流要求较高。
CVC(企业VC)
企业内部的投资和战略投资是现在越来越多,未来越来越活跃的一种投资者形式,比较大的企业都会成立自己的投资并购部,根据公司本身所属的业务领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整合。
对于VC和CVC的区别,曹慧骏同学也分享到,CVC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在企业内部对自己的业务领域进行垂直投资、业务卡位和布局。除此之外,企业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单独设立GP机构,进行市场化募资,达到资源+资本的整合。这也是最大化的杠杆利用自己的资金,达到盈利和战略的同时兼顾。最后,企业也可以通过充当出资人的形式参与股权投资。
项目的来源
项目的来源一般是两个方向:Bottom-Up和Top-Down。曹慧骏同学解释到,Bottom-Up更多的来源于被动的投资管理,而Top-Down是根据市场上大家重点关注的行业,向下渗透进入行业细节的方法。
曹慧骏同学强调到,维护渠道关系也是一种能力。
02 项目分析和判断
总体来说,对于早期项目而言,在判断一个项目时,其团队能力大于其业务商业模式大于其财务数据。曹慧骏同学以其自己在深高金学习的经历和在腾讯实习的经历来看,所学的商业分析和实际的商业分析存在的gap主要是数据的来源。因此,同学们需要培养自己获得一手数据的能力。
另外,细节的完成度决定了报告的广度,分析和判断的结论决定了报告的深度;获取数据比分析数据更重要,分析数据比罗列数据更重要。
而项目判断是一个经验大于分析的事情,也是一个Senior的投资经理的核心能力所在。一方面要了解到信息,拿到项目;另一方面还要有能力去判断,包括从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去判断。同时在一级市场,过长的退出周期决定了一个投资逻辑可能需要7-8年才能证伪,这也是判断逻辑出现滞后性的主要原因。
03 职业发展和面试建议
曹慧骏同学坦诚到,第一份工作要更加注重平台大小的选择,不要纠结于岗位,只要和你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差别不是特别大就行。
对于机构而言,他更推荐FA和CVC,因为这是一个对应届毕业生比较好的选择。
对于面试,曹慧骏同学也分享出了他的经验。
大多数面试都是群面+单面,群面基本都是就某一话题的讨论,可能分组debate、也可能不分组集体讨论后得出结论;而个面就是很正常的简历面和经历面。
曹慧骏同学总结他的面试经验到,由于面试官对你不了解,可以多表达一些面试官没问到的内容。另外,群面里面不是强行刷存在感的主导,是有价值的意见和观点来主导。
最后,简历的丰富度和对行业的理解远高于其他。因为过往实习经历才能看出个人兴趣和做事方法,行业理解深度才能看出个人积累和思考能力。